每個人 都

  1. Home
  2. /
  3. 每個人
  4. /
  5. 這是在對4,000位爸爸媽媽的調查中發現的!Tei 先生是一位受歡迎的幼兒園老師,負責家務與育兒問題,他為你解答了答案!

這是在對4,000位爸爸媽媽的調查中發現的!
Tei 先生是一位受歡迎的幼兒園老師,負責家務與育兒問題,他為你解答了答案!

貞老師的照片

東京都政府對東京5,000名男女進行了一項「男性家務與育兒調查」。 調查揭示了夫妻間在家務與育兒上的落差,以及對如何與伴侶和孩子相處的疑慮。 所以,我們從Tei老師那裡得到建議,他是一位在社群媒體上擁有約200萬粉絲的知名幼兒園老師!

很難找到時間陪伴孩子,有什麼建議可以讓你在短時間內深化與孩子的關係?

― 東京都政府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,許多男性擔心無法抽出時間做家務和照顧孩子。 與女性相比,背景可能是工作時間較長且回家較晚,但請給這些爸爸一些建議。

Tei老師:我常告訴爸爸們,如果他們想和孩子相處融洽,他們自己不會主動介入,而是「試著和他們互動」。
為此,詢問母親孩子最喜歡的遊戲以及她開始感興趣的事物也很重要。
舉例來說,如果你現在沉迷於Plarail,與其說「我們跟爸爸一起來吧!」,如果你爸爸自己做Plarail並挖隧道,你的孩子會感興趣並說:「爸爸,你在做什麼?」很容易接近。 關鍵是創作出讓孩子想和爸爸一起玩的構圖。
我認為對於擔心無法花時間做家事和育兒的爸爸來說,能經常與母親分享資訊,例如孩子喜歡什麼、在看什麼繪本,這大約是他們有意識的兩倍,會是個好主意。

 

― 調查中,「和孩子玩」、「哄他們入睡」和「洗澡」是女性最希望伴侶完成的三項任務。 在媽媽經常每天忙碌的家庭中,當責任分工轉移到爸爸身上時,孩子可能會說:「爸爸不行!」 我應該注意什麼?

你希望配偶能多分享的三大托育

來源:[令和7男性家務與育兒調查報告「育兒我希望配偶能多分擔責任」(調查主題*1)]

Tei 先生:舉例來說,即使你「換衣服」,有些媽媽可以脫外套,有些則可以脫褲子,而 2 到 3 歲的孩子可能因為順序不同而被稱為「爸爸!」。 即使你讓她睡覺或洗澡,我覺得最好先問問你媽媽平常怎麼樣,並且一開始就和她一起做。 而且,即使有個你沒有信任關係的人突然想讓你睡著,你也無法入睡或洗澡。 我覺得如果你不和孩子溝通,並持續建立信任關係,會非常困難。

首先,表達感激,是「觀察」

― 調查顯示夫妻間存在「溝通落差」(男性認為自己表達感謝,但女性卻很少表達)。 請告訴我們一些關於如何表達夫妻感激的重點。

畫圖:你對配偶表達感謝的話語

配偶對自己的感恩之詞

[來自「當你配偶做家事和照顧孩子時,你多久表達一次感謝?」「你做家務和照顧孩子時,你多久表達一次感謝?」

貞老師:向伴侶表達感激的意義,和讚美孩子是一樣的。 如果你在不錯過最想讚美對方的時刻,對方就不會高興。
例如,如果一個孩子在運動會中贏得第一名,而這個人自己很高興,但沒有立刻讚美他,而是隔天早上才讚美,那麼時機就會非常不對。 此外,如果你希望舞蹈在之後獲得最多讚賞,而非冠軍,讚美的內容會不合,難以傳達你的感受。

對伴侶的感激也是一樣,如果你吃完她煮的飯後沒有立刻告訴她,即使隔天說「很好吃,謝謝」,這也不是你想讓媽媽感謝你的事。 或者,如果母親想讓她感激不讓孩子進入書房,好讓父親的工作能在用餐前進行,內容就不對。

為了正確傳達你的感受,重要的是要仔細觀察對方,避免時機或內容有任何偏差。
當一對情侶在觀察對方後表達感謝時,觀看的孩子也會養成觀察對方的習慣。 觀察也與關心他人、閱讀當地氛圍息息相關,我認為這是生活中一個有用的習慣。

談到你想改進的地方時,先告訴伴侶優點。

― 來自父母的說法:「當我請伴侶做某件事或想讓我修正時,我會小心表達方式,比如說『我可以做嗎?』而不是『做吧』。」有個聲音。 在向對方提出要求或指出時,我應該注意什麼?

貞老師:首先要觀察。 如果你不觀察並讚美對方平常的表現,並告訴他們想要改進的地方,你會覺得自己一直在被責怪,說「這樣不好,這樣不好。」

舉例來說,如果你想解決忘記關前門的問題,說「謝謝你總是保持鞋子整齊」並表達你對所做工作的感激,然後再說「如果你能把鎖也關著會更有幫助」會比較友善。 育兒也是一樣,與其被問「你為什麼做不到?」,你說:「你吃的是美味的米飯。 如果不用手肘吃,會比較容易傳達。」 讓對方有這種感覺,對你的孩子和伴侶來說都比較好。

如果你說:「爸爸的炒飯好好吃,我的孩子們也很開心,」你可能會說:「那下次我們再做吧。」 我覺得如果你想著「怎麼讓他們想做」而不是「怎麼讓他們做」,工作會比較容易。

貞老師的照片

如何彌合關於育兒價值觀的差異?

—— 關於如何教養孩子,也有許多抱怨,比如他們對待伴侶的方式和過度寵愛。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夫妻間價值觀的差異?

貞老師:如果你覺得夫妻在育兒價值觀上有差異,第一件事就是要談談。 即使你說話,也需要「觀察」。 「我想知道我現在能不能說話了。」 如果你累積了一些無法忍受的事情,卻突然在沒有足夠觀察和日常溝通的情況下談論它們,對方會說:「你為什麼現在才說這些?」 如果你感到不舒服,對方更容易接受並填補空缺,只要你能多跟他們說話。 如果你持續累積觀察和定期分享資訊,你就能想像對方,比如「想想看,我媽媽以前也這樣跟她的孩子說話,但我想知道她是不是和我想法不同。」

這看起來可能很困難,但如果你對對方有興趣,絕對可以付諸實踐。 只要保持興趣,就更容易察覺到即使是微小的變化,如果你覺得某件事看起來困難,你可能會意識到自己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。

貞老師的照片

男性參與家務和育兒、分擔責任(五五分)並不總是理想的

― 東京都政府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,約有60%的人認為男性在家務和育兒上的參與度正在進步。 當你看到這項調查的結果時,你的感受如何?

你認為男性在家務和育兒中的參與有進步嗎? 圖[摘自「你認為男性參與家務與育兒有進步嗎」(調查對象*1與2)]

貞老師:男性參與家務和育兒本身就是件好事。 不過,我認為每個家庭總有適合自己的平衡。 在某些家庭中,爸爸和媽媽的分工是5比5,有些家庭則可能是1到9人。 例如,在某些家庭中,我認為父親專注於工作、媽媽分擔家務是合適的。 我覺得和Fifty Fifty一起分擔家務和照顧孩子不一定是理想的選擇。
我希望夫妻能討論「誰該做什麼,以及我們家裡有多少才是理想的」,並找到最佳的平衡點。

「犒賞自己」讓你的家人快樂

― 爸媽都回答說最重要的是「屬於自己的時間」。 在忙碌的一天中,你應該做些什麼來確保自己的時間?

送給努力工作的自己一份禮物[摘自「盡力而為的自己禮物」(調查主題*1)]

定老師:「我該如何為父母創造空間」是我的主題之一。 在這種情況下,我覺得很多人誤解了如何為自己留時間。 例如,當你想晚上閱讀或看串流劇時,即使不檢視平常的作息,並嘗試多花時間,也不會有好結果。 如果你想為自己留出時間,應該先把時間列入你的時間表。 因此,我們需要顛覆用額外時間來做例行公事的想法。

如果你決定在這天為自己留點時間,我覺得你可以依靠外帶、配菜、冷凍食品或其他類似的東西。

我覺得很多人總是把孩子和家人放在第一位,把自己放在次要位置,但如果你不先對自己好,就無法對家人好。 從這個角度來看,重要的是要用時間和自己來獎勵自己。 我覺得獎勵不是買品牌包什麼的,而是買巧克力給自己、買你喜歡的花,或是你一天內能累積多少,讓你覺得自己做了這件事。

如果你有更多機會為自己做些事情,你會感到快樂且更放鬆。 首先,如果你積極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讓自己快樂,你的家人也會因此感到幸福。 我希望那些每天為家務和育兒而苦惱的爸爸媽媽,能像照顧孩子一樣照顧自己。

 

〈問卷來源〉

「財政年度令和7年男性家務與育兒調查報告」https://www.seikatubunka.metro.tokyo.lg.jp/danjo/wlb_top/0000001374/R7chosa

實施方式:WEB 問卷調查 / 期間:7 7 年 7 月 15 日至 8 月 21 日 / 調查對象:*1 4,000 名有學齡前兒童的男女(男女半男,半男),*2 1,000 名 18 至 69 歲男女 / 調查主題:東京


【貞老師簡介】

現任托兒所老師。 他在社群媒體上擁有約200萬粉絲,活躍於多種音樂類型。

這種特定的托育方式充滿創新點子,並獲得全球家長們的壓倒性支持,稱她是「我現在最想諮詢的托育工作者」。

他曾出現在包括電視在內的多種媒體,並擴展了寫作與演講等活動。